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研究生报录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研究生报录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研究生报录比是什么意思?
报录比顾名思义就是考研报考人数除以录取人数得出的一个数值,一般来衡量所报考的目标院校专业的一个难度,看自己能否考上。
比如一个学校专业报考人数是100人,拟录取人数是10人则报录比为10人
1、研究生报录比是指报考某一研究生院校的人数与被该研究生院校录取的人数之比。
2、该指标一般用于衡量研究生招生难度的程度。
3、研究生报录比高,意味着该校的招生难度较大,理论上该校的教育质量更高,但也意味着考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被该校录取。
考研报录比一般是多少?
说不准,因为每个专业都不一样 详情:
1,看报考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之比。
同一学校中各专业的差别是很大的,热门专业可能是冷门专业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报录比越高的专业越难考,短期的就业前景一般更好,但长期发展如何都是未知数。
2,看报考人数与实际参考人数之比。
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因为各种原因弃考,比如说没有复习好或者已经找到了工作。
3,看上线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之比。
这个各专业相差不大,一般在1.3:1和1:1之间。但是分数线一般是各专业根据当年的考分和面试比例设定的,实际上此处已经通过两道门槛淘汰了一大批人。
举个例子说:***如有某热门专业实际参考的考生数为100名,其中50名上了学校线(包括总分和小分),另外50名就被淘汰了(第一道门槛);该专业当年只能录取20名考生,按1.3:1面试,只能面试26人,又淘汰了24人(第二道门槛)。所以,一般到了面试这一关难度都差不多了。
4,所以考研成功率跟报录比没有太大关系,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努力吧,相信自己你能行的。
考研报录比基本上稳定在3:1左右,换句话说,硕士录取率在30%左右。由于近些年报考人数猛增,报录比逐渐向4:1靠拢。也就是说每四个考生中,会有一人入选。达到国家分数线后,各大高校安排复试是要根据本校本年研究生招生比例的。大部分高校都***取的是差额制复试,有的比例在1:1.2至1:1.5之间,甚至更高。
就是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考研报录比各个招生院校以及各个专业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名校强专业报录比要高。一般要达到7,8:1。正常情况下报录比3,4:1。
21年全国研究生报录比?
8:16
截止到10月14日,共有20575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其中学硕报考人数为11026人,专硕报考人数为9549人。
会计学专业,报考人数294人,统考录取17人,推免直升招生19人,2021级考研报录比8.16左右。同济大学2022级MPACC统招全日制学生人数为38人。应聘人员预计在350人左右。
22年各院校考研报录比?
报录比约 31:1。
考研报名结束之后,今年的总人数预计将超过400万,总体来看是一个逐年上升的趋势,从去年的377万,到今年专家预测的400万,增长数量是相当惊人的。
但是今年考研学生的报名选择明显要比往年学生更加理智了,好高骛远、扎堆报名985/211的情况大大减少了,从人民大学公布的数字就能看出来。
在考研人数必然上升的趋势之下,人大今年的报名数量是26005人,相比于去年的26443人,有一定的减少,但要注意这两年总报名人数基数不同。
所以如果按比例来算的话,今年报考人大的考生数量减少了很多,其中热门报考院校是法学院:4475人;商学院:3160人;公共管理学院:2892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研究生报录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研究生报录比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